近日,兩岸媒體西安行參訪團在力成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陳玉欽的帶領下參觀了公司的生產車間及集成電路封裝的流程。
集成電路是陜西對臺主要進出口商品。據陳玉欽介紹,盡管西安的半導體發展區域不夠完整,設備、材料、技術、服務等供應商也尚未成熟,力成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的進出口總額依然快速增長,2016年較2015年增長約25倍,達到4億9千萬美元,2017年預計約19億美元。公司位于西安出口加工區內,成立于2015年5月,工廠面積近五萬平米,生產車間超過一萬三千平米,2016年正式投產,預計在2017年一季度產能達到每周集成電路成品三千萬顆,屆時企業員工將達到1500人左右,成為出口加工區B區內較大型生產加工企業。
2014年,臺灣力成科技與世界第二大內存制造商美光半導體及西安高新管委會簽訂2.5億美金新建半導體封裝項目投資案協議,由此力成與美光半導體建立長期策略合作關系。力成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為美光提供快捷優質的集成電路封裝配套服務。兩家企業的生產車間由一座百米的空中連廊連接在一起,“力成IC封裝之后送到美光做測試。如果從臺灣運過來最快要三天,現在不到兩分鐘,極大節約了時間和運輸成本,使得兩家企業的聯合競爭力更加凸顯。”
陳玉欽說,半導體產業在大陸沿海地區的發展已基本飽和。大陸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區的發展,而西安曾見證歷史的輝煌,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在現代絲綢之路建設中又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雄厚的產業基礎,為了把握“一帶一路”機遇,力成選擇在西安設廠并不斷擴增產能。“對我們企業而言,要有好的投資環境和運輸管道,除了航運、海運之外,目前通過‘一帶一路’能把產品用最低廉的價格走陸路運送到歐洲,這對企業來說是有正面幫助的?!?/span>
在接受采訪時陳玉欽感嘆,未來十年,中國半導體的發展將會是全世界半導體產業成長最大、最快的地方。如果舍棄在大陸的發展是非??上У囊患?。“力成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很遺憾臺灣不開放陸資投資半導體設計產業,紫光集團入股力成案最終沒能通過。盡管如此,我們不排除繼續尋求合作的可能。全世界目前在建的62個晶圓廠中有26個在大陸,這是非常大的占比?,F在大陸IC內需市場的自制率僅16%,到2025年至多也只能達到40%,產業發展的潛力巨大!”
目前,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市場,相關器件卻大多依靠進口受制于人?!按箨戇M口IC每年達到2200億至2300億美金,甚至超過進口石油。能源是不能創造的,但是半導體可以自己制造的?!倍_灣集成電路產業相當發達,其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和設計業在全球范圍內均名列前茅。如果把大陸龐大的市場、政策和資源優勢與臺灣的技術和經驗結合起來,將是兩岸半導體業攜手發展的巨大機遇,兩岸半導體產業的合作與發展,必將推動兩岸半導體產業成就雙贏局面。 陳玉欽說,“臺灣的封裝占全世界的54%。我們不擔心技術的外流,而是擔心商機的流失。與大陸廠商合作,可以得到更多資金去投入新技術的研發。
力成擁有的最新晶圓體封裝技術經過八年研發,每個月要‘燒’三千萬至四千萬新臺幣,一年的投資將近七億新臺幣。但是不投入研發,就沒有明天。我們現在也在尋找任何的可能性和大陸企業合作。因為大陸在進步,假以時日,這些新技術也會成為過去。還是希望兩岸能更多互動,只會為兩岸產業發展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未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span>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