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配電方案構建數據中心強健體基 施耐德電氣出席2019開放數據中心峰會
廣聯接、大帶寬、低時延的5G網絡正逐步完善,據預測,5G網絡支持的數據量將提高1000倍。更快、更密集數據流的產生,勢必將對作為“數據中轉站”的數據中心的連續穩定運行提出更嚴格要求。近日,由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主辦的2019開放數據中心峰會在京成功舉辦。本屆大會聚焦數據中心尖端熱點技術,就行業趨勢、主流產品和解決方案與業界專家展開了分享和交流,并發布20多項研究成果。[詳情]
《財富》雜志剛剛發布了2019年“改變世界的公司(Change the World)”榜單,共有52家企業入榜。其中,有18家是因為對環境保護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全人類普遍關注的問題做出了卓越貢獻而上榜,這里面就包括施耐德電氣。[詳情]
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 施耐德電氣全面助力新一代高科技電子廠房建設
近年來,作為支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集成電路產業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雙重拉動下快速發展,產業規模迅速發展壯大。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19年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超過7700億元。[詳情]
8月29日上午,國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出席活動,并會見了國家電網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羅乾宜一行。[詳情]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出席了2019年第五屆“電器與能效管理技術”高峰論壇,全面展示了基于EcoStruxure平臺,適用于配電物聯網建設的智能化解決方案,以創新的中低壓一體化及強弱電一體化理念為核心,從供電側到用電側,幫助電網、配電及樓宇領域用戶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電力系統,做到精細化管理和預防式維護,進一步實現節能增效和綠色可持續。[詳情]
針對我國電氣火災頻發的現狀,中國建筑電氣行業泰斗王厚余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多年來 , 我國對電氣火災的防范工作大多只限于一般性的防火檢查 , 這與許多發達國家存在較明顯的差異。他們更側重依靠完善電氣系統的設計、安裝和管理來消除電氣起火的隱患 , 從根本上杜絕電氣起火事故的發生。正是由于側重點的差異 , 造成可能導致今日我國電氣火災此起彼伏 , 防不勝防的嚴峻局面。”[詳情]
2019年,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元年。作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建設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單位之一,江蘇南京供電公司堅持“應用導向、物以致用、信息共享、迭代創新”的原則,充分運用“大云物移智”等先進技術,構建泛在物聯深度感知體系,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示范區,打造能源互聯新形態和能源服務新業態。[詳情]
近日獲悉,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35kV直掛角接大功率SVG產品通過了電力工業電氣設備質量檢驗測試中心的型式試驗,各項檢測結果均符合要求。據悉,該試驗報告記錄了對送檢產品進行的絕緣實驗、性能實驗、電磁兼容實驗等14類42個項目的實驗內容和測量數據。[詳情]
煤電該如何破局發展?業內人士認為,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大格局下,煤電的戰略定位將逐步轉向“基荷電源與調節電源并重”,未來應進一步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靈活性。同時,國家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在政策配套上予以保障,例如推進電價的市場化、建立輔助服務補償機制等。[詳情]
不管是新能源項目接入、并網、交易的全過程辦理,還是發電出力、利用測算、消納計算的全環節在線監測分析,凡涉及寧夏新能源的海量數據都會融合到“新能源云”上,共享使用。[詳情]
2019年國家電網公司“兩會”做出全面推進“三型兩網”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戰略部署,是網絡強國戰略在公司的具體實踐,是落實中央部署、發揮央企帶頭作用的重要舉措,是適應內外部形勢和挑戰的必然要求。[詳情]
近日,國網青海海南供電所轄110千伏共和變電站進入一鍵順控和智能管控技術改造階段。據了解,該變電站是青海省變電站一鍵順控改造的試點,也是青海省首座進行智能管控改造技術的變電站,計劃于今年10月31日完成改造。[詳情]
8月12日,在河北電力計量中心HPLC(高連載波)通信單元檢測流水線上,靈活的機器手臂快速抓取,成批的HPLC(高速載波)通信單元有序接受檢測。在這條流水線上,每天有2萬只HPLC通信單元完成檢測。[詳情]
天津啟動部署電纜故障雙端定位系統,應用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理念
8月19日,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在中新天津生態城啟動部署電纜故障雙端定位系統,應用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理念,推動電網狀態全面感知設備應用,服務電網故障智能搶修,助力天津市能源革命先鋒城市建設。[詳情]
工業設備的溫度預警技術方法嚴重滯后,所以要研究電站設備的鍋爐、齒輪箱、軸承溫度等部件運行參數的變化過程,分析關鍵部件溫度運行數據復雜性、多樣性、不確定性等重要問題,基于不同的溫度異常檢測方法,利用大規模的運行數據,探索并研究基于異常檢測的溫度預警方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