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浩亭MICA Edge計算系統相關的用戶組織,MICA.network通過各種方式向國際工業自動化展覽會(SPS IPC Drives)的訪客展示(2018年11月27日至29日)數字化機器和系統的優勢。網絡合作伙伴akquinet、Assystem、Infotecs、PCO和PerFact Innovation在浩亭展位(10號展廳/ 140號展位)利用MICA數字孿生、狀態監測、OEE計算、預防性維護以及設備安全外部訪問等有效演示了其如何實現機器的長期優化。[詳情]
適用工業單對以太網通信的插接面 為規劃人員、設備開發人員提供必要安全性
基于IP的以太網通信集成以及通過更小尺寸電纜和連接器向設備傳輸數據和電力成為集成化工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在為實現這一目標不懈努力的同時,浩亭還在單對以太網(SPE)領域取得了進展,并為相應接口奠定了標準。所有相關標準化委員會現在均選用了浩亭設計的SPE插接面。相應協議為IEEE802.3,而布線符合ISO/IEC JTC 1/SC 25和TIA 42。[詳情]
觸點插接件配有由執行機構觸發的預張緊籠式夾具。如若執行機構被推入觸點腔體內,籠式夾具就會返回其原始位置并將導體末端固定。若要松開連接,只需將螺絲刀推入執行機構內部并將杠桿移動過渡到絕緣部件。然后彈簧再次松脫導體末端 - 即可對組件進行卸載或更換。[詳情]
用戶可針對苛刻工業環境選擇配置可靠、靈活且具有耐腐蝕性的高性能塑料材質連接器。觸點接插件可從后部卡入安裝殼體的功能讓控制柜的接口配置得到簡化。[詳情]
據獲悉,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清理規范轉供電環節加價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中稱,從全國情況來看,部分地區還存在轉供電主體和終端用戶底數不清、政策宣傳解釋不到位、轉供電主體傳導降價紅利不到位、戶表改造工作進展遲緩等問題,國家多次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措施未能得到有效傳遞和落實。[詳情]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分布式電源及微電網的主動配電網故障恢復方法,屬于電力系統信息化與自動化技術領域。[詳情]
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29日分別向中俄能源商務論壇致賀信。[詳情]
11月27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到北京調研,親切慰問一線職工,主持召開工作座談會,就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堅持改革創新、提升基層黨建等工作提出了要求。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鄧建玲,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葉向東參加調研活動。[詳情]
“增量配電網”這一概念是由電力體制改革9號文提出,按照有利于促進配電網建設發展和提高配電運營效率的要求,探索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的有效途徑,逐步向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放開增量配電投資業務,鼓勵以混合所有制方式發展配電業務。[詳情]
據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關于建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直接聯系制度的通知》,通知中稱,為及時跟蹤了解試點項目進展情況,研究解決改革試點中存在的問題,加快推進試點項目落地見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決定選取部分重點試點項目作為直接聯系項目。[詳情]
德國紐倫堡SPS IPC Drives 2018展會于11月27日-29日召開—全球頂級的電氣自動化系統及元器件展會
2018年歐洲頂尖的電氣自動化行業展會SPS IPC DRIVE S將于11月27日至11月29日在德國紐倫堡舉行。該展會每年都吸引來自全球的電氣自動化技術供應商,在此展示最新產品和創新成果,該展會是自動化行業風向標和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頂級平臺。[詳情]
儲能招標|深圳供電局建筑相變儲能系統電網電力輔助服務策略研究
近日,深圳供電局正在進行建筑相變儲能系統彈性負荷特性的電網電力輔助服務策略研究項目招標 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基于建筑相變儲能系統彈性負荷特性的電網輔助服務策略研究技術開發單位招標項目招標公告[詳情]
“提高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的主要動能不在于電煤消費增加了多少,而在于我們把總的用煤量控制了多少,特別是散煤和工業用煤量減少了多少。”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在第五屆中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能源轉型國際研討會(下簡稱“煤控國際研討會”)上說到,“所以,如果真正要把煤控做好,‘十三五’后期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應該是合理調整煤電的定位。未來,如何用好11億千瓦的煤電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詳情]
埃森哲調查發現,超過九成的電力公司高管(94%)認為他們的供電業務盈利能力將在約2025年之前繼續面臨巨大壓力,而97%預計2025年之后供電業務會實現盈利。主要推動原因是數字化推動核心業務轉型,提高電網性能并帶來新商機。[詳情]
工智能(AI)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在今天這個信息化、智能化交替的結點上,數字的驅動力正轉向行業,應用的橫向擴張、創新的用戶體驗、產業行業自身的數字化進程正加速推進。電力行業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讓人工智能為自己賦能,分享數字驅動智能化帶來的紅利,爭做產業互聯網的“頭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