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硅負極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高容量,其次就是循環性能差,硅負極循環性能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嵌鋰過程中巨大的體積膨脹,這不僅僅會導致硅材料顆粒本身的破碎和負極結構的破壞,導致活性物質的損失,更為嚴重的是硅材料的體積膨脹還會破壞表面脆弱的SEI膜,導致新鮮的負極表面裸露在電解液中,引起電解液的持續分解,消耗鋰離子電池內有限的Li,這兩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硅負極鋰離子電池在循環過程中可逆容量急劇衰降。[詳情]
正負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脫出或嵌入鋰離子,鋰濃度分布直接與材料的荷電狀態相關,與電極材料的體積膨脹或收縮時的應力和應變密切相關。在鋰離子電池極片中,如果知道了鋰分布就能獲取很多電極反應信息,了解充放電過程,解釋電池失效機理。[詳情]
本文主要介紹了微電網的基礎知識、獨立型微電網、典型方案與成本核算、商業化發展前景、未來展望等內容。[詳情]
山西大學電力工程系的研究人員趙興勇,在2018年第5期《電氣技術》雜志上撰文指出,微電網是高效利用分布式新能源、降低網損、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智能配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詳情]
“分布式”能源,是相較于傳統的“集中式”能源利用方式而言的,是指建立在用戶負荷中心附近而非遠距離傳輸的能源綜合利用系統,涵蓋發電、熱電聯產、儲能和能源管理系統等多種形式,比如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或戶用壁掛式燃氣供暖系統都是常見的分布式能源。早期的分布式能源是在熱電聯產系統(CHP)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隨后分布式能源系統逐漸擴展到用戶側的多種能源類型的冷、熱、電、蒸汽多聯供(CCHP)系統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詳情]
儲能系統在微電網的運行控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了超導磁儲能和蓄電池儲能系統的儲能變流器在微電網中的控制策略。基于比例積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的儲能變流器已廣泛應用于微電網中,以實現雙向的功率傳輸。然而,由于儲能變流器具有高度的非線性和耦合性,PI控制器無法實現令人滿意的魯棒性。[詳情]
智能電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綠色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李霞林、張雪松、郭力等,在2018年第4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針對應用電壓平衡器來解決雙極性直流微電網正、負極對中線電壓的平衡控制問題,提出一種基于下垂控制和干擾觀測器相結合的多電壓平衡器并聯運行與協調控制方法。[詳情]
以新疆某熱電廠2×75t/h 循環流化床鍋爐脫硝改造工程為例闡述了項目的實施及工程項目管理、脫硝方案及工藝的選擇、鍋爐的配套改造等,總結了工程建設及設備調試、運行中積累的經驗及出現的問題,為類似鍋爐的脫硝改造提供借鑒作用。[詳情]
近年以來,隨著電網負荷結構的顯著變化以及電網裝機容量迅速增長,電網日常運行中負荷的峰谷差日益增大。有的時候高峰與低谷負荷的峰谷差最多甚至接近一倍,給電網的調度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作為發電主力的火電廠也承受著巨大的調峰壓力,為了在激烈的發電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電廠在調峰過程中如何既能按要求進行調峰,又能將調峰造成的風險降低最低值得探討。[詳情]
文章在劃分現階段生物質發電技術類別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十三五”期間煤電發展的產業政策,重點論述了生物質燃氣耦合發電的工藝流程和主要設備,闡述了目前我國生物質燃氣耦合發電項目推廣應用的優勢與不足,提出生物質原料預處理的方案,解決存在的不足。[詳情]
功率平衡裝置解決三相不平衡問題[詳情]
近日,韓國全南大學Jaekook Kim教授課題組在Nano Lett.上發表了一篇題為“Na2V6O16˙3H2O Barnesite Nanorod: An Open-Door to Display a Stable and High-Energy for Aqueous Regeable Zn-Ion Batteries as Cathode”的研究性文章。在該文中,研究人員報道了Na2V6O16˙3H2O(NVO,水釩鈉石)納米棒作為ARZIBs(水系可充電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詳情]
梯次電池是指已經使用過并且達到原生設計壽命,通過其他方法使其容量全部或部分恢復繼續使用的蓄電池。 電池均衡技術可提高電池組的使用壽命、延長電池組的使用時間,適用于大容量鎳氫、2V鉛酸電池、鋰電池、6V鉛酸、12V鉛酸等電池組以及超級電容器組。[詳情]
儲能是實現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多種能源開放互聯、協同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基于儲能技術發展趨勢和需求分析,展望了2050年電網功能形態中,技術常規發展和關鍵技術獲得突破發展模式下儲能的作用模式和應用場景。分析了儲能基礎理論、本體技術和系統集成及工程化等關鍵技術的研究重點和技術路線圖,并制定了與電力網絡發展相適應的分階段目標。同時依據能源革命和電網形態發展的客觀需求,給出了大規模儲能的重點攻關技術和路線圖。[詳情]
?2018年4月27日,由通信世界全媒體主辦的MEC技術與產業峰會在北京舉行。電力科學研究院信息通信研究所技術經理張鑫發表了題為“移動邊緣計算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探索”的主題演講,重點分享了智能電網發展趨勢、智能電網業務需求、MEC電網應用探索三方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