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A強勢亮相2025CIMT:智領未來,切削無界 賦能精密智能制造新生態
此次展會,ANCA不僅帶來全球首發的納米級極小徑刀具磨床MicroX ULTRA,更通過集成化軟件生態與自動化系統,為新能源汽車、3C電子、半導體等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詳情]
納芯微發布雙通道電流檢測放大器NSCSA285,賦能工業與能源管理
?近日,上海 —— 納芯微電子(簡稱“納芯微”)發布全新高精度雙通道電流檢測放大器NSCSA285系列。[詳情]
攻克PWM高頻瞬態干擾難題!納芯微發布車規級電流檢測放大器NSCSA240-Q1系列
近日,納芯微發布全新車規級雙向電流檢測放大器NSCSA240-Q1系列,專為汽車高壓PWM系統打造解決方案。[詳情]
具身智能、智能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傻傻分不清? 這篇文章講明白了
隨著“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于2025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具身智能、智能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諸多新概念、新名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面前。這些看起來晦澀難懂的科技熱詞,或許很快就將走入商業場景,甚至我們的家庭。它們的定義是什么,相互之間有怎樣的關聯,未來發展前景如何?記者通過采訪專家和系統梳理,希望幫助大家,不再對這些科技熱詞“傻傻分不清”。[詳情]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算力網絡核心載體由“云計算”向“云智算”升級成大勢所趨
隨著AI的“規模效應”持續深化,算力的“回彈效應”加速顯現,以及連接的“加速效應”不斷拓展,“由云向智”成為大勢所趨。[詳情]
生物醫藥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競爭的焦點賽道之一,五位院士在2025張江生命科學國際創新峰會上就此展開了討論。[詳情]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的天文光子學團隊與上海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展開合作,成功研發出一種名為“級聯相位調制波導陣列光譜芯片”的新型器件。[詳情]
?新華社石家莊4月4日電(記者楊帆、岳文婷、劉桃熊)河北雄安新區設立以來,涌現出多個具有示范意義的地標。從被稱作“雄安之眼”的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到匯聚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雄安科創中心及中關村科技園……創新與改革帶來的活力與效率,助力“未來之城”不斷拔節生長。[詳情]
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是基于三維模型數據,采用與傳統減材制造技術(對原材料去除、切削、組裝的加工模式)完全相反的逐層疊加材料的方式,直接制造與相應數字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維物理實體模型的制造方法,將對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產生深刻影響,是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集合了信息網絡技術、先進材料技術與數字制造技術,是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詳情]
隨著物聯網(IoT)技術的發展,智能浮標、無人潛器(AUV)、水下傳感器等設備正在構建一張覆蓋全球的“海洋監測網”,讓海洋環境數據實現實時采集、智能分析和遠程傳輸。[詳情]
4月9日,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產品與服務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舉行,華為、騰訊、深開鴻、樂聚等多家在算力芯片、大模型、行業應用、智能終端、機器人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深圳企業現場發布前沿成果。[詳情]
目前,具身智能正從單點突破邁向產業協同,從“野蠻生長”走向“生態共建”,開啟生態化發展新階段。[詳情]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研究團隊聯合中科院深海所、浙江大學,歷經6年共同研發深海實現多模態運動的小型深海可變形機器人。[詳情]
2024年則標志著AI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技術投入與商業回報形成正向循環。[詳情]
4月3日,日本川崎重工集團公布了可供人類騎乘的四足機器人概念模型“CORLEO”。[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