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英飛凌舉辦“年度媒體溝通會”,以“數字低碳,永續發展”為主題,重點探討了半導體技術如何推進當前社會的數字化、低碳化發展。[詳情]
芯片工程師平均月薪達28422元,半導體專業畢業生年薪可達30萬元
伴隨芯片行業的火熱,芯片工程師的高薪并不鮮見。智聯招聘近日發布的《2023年春招市場行情周報(第四期)》顯示,芯片工程師、人工智能工程師在春節后四周連續霸榜高薪職業前兩名,且平均招聘薪酬環比持續上漲,在節后第四周分別達到28422元/月和25148元/月。[詳情]
IT之家 3 月 13 日消息,據臺媒中央社報道,半導體產業景氣反轉向下,晶圓代工產能松動,IC 設計廠為強化供應鏈,同時因未來可能變化的需求,紛紛針對貨源展開多元布局,晶圓代工報價恐將面臨壓力。[詳情]
“鑄就高品質家電芯片”美仁半導體即將亮相“2023 IIC”
備受行業矚目的AspenCore IIC 2023國際集成電路展覽會暨研討會(2023 IIC)將于3月29日開啟。美的工業技術旗下美仁芯片將攜覆蓋家電芯片全品類的產品亮相,上海美仁半導體有限公司CTO封為時博士將在MCU技術與應用論壇就“鑄就高品質家電芯片”話題進行分享。[詳情]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如何用好這把“金鑰匙”拓展數字經濟萬億級市場空間?作為在信息技術服務領域有著深厚積淀的軟通動力對涉足工業互聯網有著自己的思考。[詳情]
當前,工業互聯網政策體系漸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融合創新應用從單點到局部到全局延伸,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持續走深向實,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這吸引著更多企業不斷進入工業互聯網賽道。[詳情]
兩會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長虹控股集團總經理柳江:要將高端制造能力融入鋰電池回收再利用產業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長虹控股集團總經理柳江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即將迎來大規模的動力鋰電池“退役潮”,但全國范圍退役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利用存在著行業進入門檻低帶來的“小散亂差”局面,以及回收再利用技術水平低、高端和基礎專業化人才不足等問題,與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還不相匹配。[詳情]
IT之家 3 月 9 日消息,據 BusinessKorea 報道,三星電子已聘請臺積電前研發主管林俊成(Lin Jun-Cheng)擔任半導體部門先進封裝業務團隊的副總裁,從而推動三星的先進封裝技術發展。[詳情]
兩會聲音|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我國微型半導體溫控器件已實現從宇航級到工業級突破
“在不到一角錢硬幣大小的器件上,通電一瞬間,器件的上下表面立刻就可以產生上百度的溫差。裝上這個器件的工作,就像是給半導體芯片安裝上了‘空調’,冬暖夏涼,非常適宜。”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7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上說,“我和我的科研團隊研制的微型半導體溫控器件,就是這樣一種很小卻很強大的器件。”[詳情]
3月6日,英特爾攜手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舉辦“綠色計算”暨數據中心能耗優化研討會,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等眾多專家針對綠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如何落地展開討論。[詳情]
兩會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加速推動發展下一代動力電池和車規級芯片研發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2022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96.9%和93.4%,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新車的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詳情]
作為數字經濟的骨架與脈絡,云計算支撐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在數字經濟加速發展,數字化轉型大力推進的趨勢下,云計算正邁入新發展階段。[詳情]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受聊天機器人ChatGPT需求推動,以GPU、CPU為主的多種AI芯片需求突然激增。這一需求的暴漲也使得臺積電在短期內獲得大量急單,給如今正處于市場波動期的半導體產業,增添了一份“回暖”的希望。對于半導體企業而言,ChatGPT大火帶來的商機,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能夠為芯片企業帶來長期穩定的市場?[詳情]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今天RISC-V是中國CPU領域最受歡迎的架構,中國芯片產業和整個芯片生態將會越來越多地聚焦于RISC-V架構,中國的巨大市場將成為支撐RISC-V的重要基地。”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3月2日召開的首屆玄鐵 RISC-V 生態大會上表示。[詳情]
以先進數字技術推動基礎教育均衡化發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