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綸通科技新推出cMT-iPC15,將推動人機界面由傳統HMI進化為智能HMI的時代,除了可通過cMT Viewer軟件連接cMT-SVR作為HMI使用之外,還可在同一平臺下執行第三方應用軟件,例如:切換至Excel、PDF reader軟件、PLC編輯軟件、通訊軟件(如:QQ/Skype)等。[詳情]
作為全球知名的自動化整體方案提供商,臺達是少數擁有自主研發與生產控制系統和伺服馬達的華人企業,而這些恰恰也是工業機器人的基礎核心部件,從這一點來看,臺達切入機器人業務可謂具有先天的優勢。[詳情]
我國大力推進制造業發展的同時,也衍生出部分隱患。昨日,記者從“2015-2016中國經濟年會”上獲悉,《中國制造2025》發布以后,不少省市相繼發布了各自的行動綱要,對此,工信部副部長馮飛坦言:“‘中國制造2025’在推進實施的過程中,最擔心的就是出現新一輪的重復建設。”[詳情]
Endress+Hauser發起合作伙伴計劃,旨在促進工業自動化系統廠商和現場總線通信廠商間的合作。至今,已有八家公司參與此項計劃:AUMA Riester、HIMA Paul Hildebrandt、霍尼韋爾過程解決方案、三菱電氣、倍加福、羅克韋爾自動化、R. STAHL和施耐德電氣。[詳情]
Endress+Hauser聯手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共同創辦聯合實驗室,旨在為化工、煙草、食品、飲料、制藥等行業的過程工業客戶提供一站式技術服務。該實驗室為國內首家提供一站式計量校準與設備維護的聯合實驗室。[詳情]
整合運動控制與機器視覺的專家——凌華科技發布最新的工業平板電腦——智能型觸控電腦(SmartTouchComputer,STC),其采用SMARC嵌入式模塊化電腦設計,提供產品在研發和升級成終端解決方案時的最大靈活度和可擴展性。[詳情]
規劃提出加快我國機械、航空、船舶、汽車、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準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同時統籌布局和推動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機械、服務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照明電器、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詳情]
目前,工業交換機協議的標準化早已完成,包括底層協議、網絡冗余協議、管理協議、網絡精確時鐘傳輸協議等,不同廠商產品互通性好,還可以實現混合組網。[詳情]
工業4.0是涉及諸多不同企業、部門和領域,以不同速度發展的漸進性過程,跨行業、跨部門的協作成為必然。[詳情]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針對小米雷軍發出的機器人項目邀請,郭臺銘表示愿意投資,并向媒體表示自己不會缺席中國“工業2025”與“工業4.0”戰略。[詳情]
正如大數據顛覆傳統行業,機器人亦正在取代傳統工業的發展,甚至凌駕人類,包括代替記者撰寫稿件。[詳情]
上世紀九十年代,第一代 智能家居產品嶄露頭角,那時的智能家居處于價格昂貴、性能不穩定的“打磨期”。隨著近年來智能技術、網絡技術的成熟,智能家居產業的市場前景及想象空間被無限激發出來。[詳情]
工業4.0的到來,我們總會聽到各種新式名詞。今天我們就教你區分“數字工廠”,“智慧工廠”和“智能制造”這些風靡工控圈的新名詞。簡單明了讓你從本質上認識它們之間的不同。[詳情]
從18年前白手起家,到如今陽光電源已經是亞洲最大的光伏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曹老師經歷過光伏產業大起大落的日子,也曾眼看著業內大佬級企業轟然倒地,他帶領陽光電源一路走過,踏平坎坷成大道,如今又在互聯網的大潮中,斗罷艱險再出發。[詳情]
數字化時代生存之道在于,盡快投身其中,并不斷打造數字化能力,變身數字化企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