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以高技術、智能化、柔性化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不斷壯大,涌現出一批重大創新成果,促進了工業體系不斷完善、質量加快提升、結構優化升級。[詳情]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5日發布的《2021年外國企業在德國投資報告》顯示,2021年外國企業在德投資項目數量較上年增長超7%。其中,中國企業在德投資項目數量位居第三。[詳情]
《全球5G專利活動報告(2022年)》發布:華為有效全球專利族數量“奪冠”
中國信通院近日發布《全球5G專利活動報告(2022年)》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球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超過6.49萬件,有效全球專利族超過4.61萬項。有效全球專利族數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是華為、高通、三星、LG、中興、諾基亞、愛立信、大唐、OPPO和夏普。[詳情]
5G全連接工廠“藍海”計劃再有新動作。工信部日前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2年工作計劃》提出,加快5G全連接工廠建設,打造10個5G全連接工廠標桿,開展工業5G專網試點,完善5G專網部署模式。5G全連接工廠建設,為工廠自動化、柔性化生產提供高可靠、大上行、低時延的5G網絡必不可少。[詳情]
當前,大數據應用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各個角落,不論是疫情防控、智慧交通、社會管理,大數據都在凸顯關鍵價值和作用。近日,總投資50億元的中國電信杭州大數據中心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作為基礎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持續發力大數據領域、布局大數據中心,用意何在?[詳情]
隨著創新驅動戰略有效實施和市場對中高端產品需求增加,我國產業升級步伐加快。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長勢頭良好,持續發揮出對工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詳情]
日前,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燈塔工廠”名單,此次共有13家“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入選,其中有6家工廠來自中國。至此,全球已獲得認證的“燈塔工廠”由91家上升到103家,中國“燈塔工廠”數量由31家升至37家,占比超過1/3,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燈塔工廠”的國家。[詳情]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發電企業,在雙碳目標提出之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以下簡稱為 “國家電投”)成為第一個提出在2023年就能實現碳達峰的能源央企。[詳情]
當前,我國在主要科技領域和方向上正處在從追趕轉向自主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創新基礎設施是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核心能力,我國高度重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明確要求,“十四五”規劃綱要作出專門部署。[詳情]
由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江蘇移動鎮江分公司聯合常誠車業江蘇有限公司打造的“5G智慧工廠”落地一年來收獲滿滿:2021年銷售額超10億元、營收增長3.5億元,減少客戶退貨損失約300萬元,企業安全事故率降低80%……[詳情]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集團)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對標提升行動決策部署,堅持政治導航、戰略引領、創新驅動、改革支撐,持續加強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各項工作取得快速進展和突破。[詳情]
在3月22日舉辦的2022釘釘發布會上,釘釘正式宣布硬件全面生態化,開放音視頻五大認證體系、XR辦公解決方案。[詳情]
三一重機“一天內解決”服務標準背后,百度智能云守護“中國速度”
過去, 被冠以“基建狂魔”稱號的中國,憑借一次次的“中國速度”震驚世界。這一切的背后,有著無數的維修服務工程師在默默奉獻力量。[詳情]
許多制造商已經開始向客戶提供按使用量付費的機型。[詳情]
歐洲希望更快地擺脫俄羅斯的能源進口,以應對俄烏沖突帶來的不確定性。歐盟委員會計劃實施 "氫能加速器"方案。[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