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產業理念實際上就是對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集成化運用引領。比如,工業4.0就是這樣的理念,它通過對信息通信技術在產業中的創新性應用倡導,正在影響著一代制造方式。[詳情]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國內生產生活秩序逐步回歸正規,但面對人員感染風險、供應鏈變動的后疫情時代,工廠智能化、數字化升級以破解當前不確定性的難題已迫在眉睫。[詳情]
近年來,傳統制造煥發新生機,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與智能化賦能密不可分。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新興技術與制造技術加速融合,為制造業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堅實土壤。業內分析認為,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已成為促進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支撐。[詳情]
11月30日,2022年“工業4.0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全球共有7家企業入選,4家來自中國。其中,基于卡奧斯COSMOPlat大規模定制模式及數字化賦能經驗,海爾智家旗下膠州海爾空調互聯工廠和海爾廚電互聯工廠同步入選,打造行業首批服務轉型的工業4.0示范標桿。這是繼2020年海爾中德智慧園拿下中國首個“工業4.0獎”后,海爾智家第二次斬獲該獎項,成為國內獲獎次數最多且行業唯一上榜企業。[詳情]
隨著數字技術日益融入到生產設施和運營中,制造商正在各種領域開辟全新的可能性,包括提升資源/流程效率、資產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質量,加快上市速度以及打造增值服務。[詳情]
12月11日,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以下簡稱2022智博會)在杭州正式開幕,許多國內專注高端元器件的制造商前來參展,其中就包括有研發高端3D機器視覺傳感器模組并打造高精度3D測量系統的非白三維,他們在2022智博會上展示了目前的研發實力,為我國制造高端的機械設備以及工業4.0的發展貢獻了自身的力量。 [詳情]
工業4.0依賴于廣泛的技術,包括機器人/合作機器人、物聯網、3D打印、增材制造、數字孿生和分析。數字化工廠中既充斥著監視或控制生產各個方面的智能儀器,也充斥著從材料質量到機械上亞毫秒級狀態更新的高粒度數據。[詳情]
無線技術正在成為制造領域的標準技術。大多數制造業客戶仍然擁有部分有線系統,但我們實際上看到了向蜂窩和一些Wi-Fi技術的轉變。至少在Wi-Fi方面,許多客戶仍持觀望態度,尤其是涉及到安全性以及他們如何利用它,所以蜂窩網絡肯定會成為標準。[詳情]
本文描述了以太網設備如何同時使用電纜傳輸數據和供電。以太網供電(PoE)系統在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詳情]
電動車低碳發展快速轉型,綠源核心技術革命開啟智慧化生產工業4.0
為建設美麗綠色城市,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并實行了各類政策措施。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出行深度減排成為重點。綠源集團作為電動兩輪車行業標桿企業,首創行業耐用標準,并通過碳路中國騎巡記、品質中國行等活動傳遞綠色低碳環保理念,為環保事業持續助力。一舉改觀了電動車在消費者心中“易耗型消費品”的刻板印象,轉變為“耐用型消費品”,持續引發行業關注。[詳情]
12月7日,德祿柏麗亞太生產研發總部項目(下簡稱“德祿研發總部”)首批智能產線設備入場,這是德祿研發總部繼2022年9月主生產廠房主體結構驗收以來的又一里程碑事件。[詳情]
彰顯數字化創新活力 顧家家居上榜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名單
近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關于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的公示》揭榜,顧家家居作為家居行業唯一入選企業,與眾多優秀智能制造企業一道登榜,揭榜任務是“全屋定制家居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顧家家居登上這個“國家級”榜單,彰顯出企業數字化創新活力。[詳情]
在過去幾年里,Covid-19大流行、戰爭和通貨膨脹將有關全球供應鏈的報道推到了頭版。工廠關閉、出口限制和運輸瓶頸導致許多公民、企業和政府更加關注食品和醫療用品從何而來,或者想知道為什么計算機芯片似乎無處不在。[詳情]
11月24日,2022年度ROI-EFESO工業4.0獎頒獎典禮在德國慕尼黑舉行。中國飛鶴憑借智能供應鏈優勢成功斬獲ROI-EFESO工業4.0中國獎。這也是繼海爾中德智慧園區2020年獲獎之后,第二批入選該國際工業大獎的中國企業之一,這標志著中國飛鶴在智能供應鏈上的引領性深受國際認可。[詳情]
近日,Intewell工業級網絡操作系統一舉通過了全球功能安全領域開創者——南德意志集團的最高安全完整性等級的功能安全認證。Intewell成為了國內第一個在工業控制、軌道交通、汽車電子三個重要行業獲得TüV南德功能安全認證的操作系統品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