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和發改委于1月21日聯合發布通知,決定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情況及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專項核查以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個月,這項調查的最終結果有望在4月下旬發布。[詳情]
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37萬輛,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并且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提攜下持續升溫,國務院、工信部、發改委各方利好政策頻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更成為了十三五規劃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詳情]
據媒體報道,三星集團旗下公司三星SDI今年計劃向電動汽車電池業務投資1萬億韓元(約8.65億美元)。[詳情]
4月1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在能源領域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通知》,就對推進能源領域PPP項目的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以及相關適用范圍。由于環保產業與能源領域密切相關,因此上述政策最終將惠及環保領域的優勢上市公司。[詳情]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未來,乘用車和專用車的補貼政策變化不大,但對新能源客車補貼卻進行了大幅度調整。[詳情]
2015年4月出臺的2016-2020中央補貼辦法,目前實際上已經暫停。各方人士都透露,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正在醞釀修訂。[詳情]
近日,方正電機、大洋電機、江特電機、中科三環、寧波韻升等五家電機企業發布2015年報。新能源汽車電機業務逐漸成企業盈利高增長點。[詳情]
近日,比亞迪秦EV300和e5在北京上市。在上市前夕,憑借H5“一塊電池的信仰”的宣傳營銷,這兩款新車就成功地吸引了人們的關注。[詳情]
針對當前我國光伏產業仍面臨的低端產能過剩、企業盈利能力普遍不強等問題,工信部將引導光伏制造業加快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發展。[詳情]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GlobalData發布的最新報告透露,2015年,全球電力行業交易數量達到2855起,交易規模僅超過6100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7%和8%。[詳情]
統計顯示,去年全球乘用電動車的銷量接近55萬輛,其中我國的銷量為20.74萬輛,約占全球的37.7%。我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2015年電動車銷量最高的國家。[詳情]
在央視就“甘肅風電基地停擺”進行報道后不久,4月11日,有傳聞稱,國家能源局已叫停了甘肅、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寧夏、新疆等省(區)新增新能源項目建設規模,(重啟之日)待棄風限電有效緩解后另行研究。[詳情]
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光伏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卻如同一部大片劇情一樣跌宕起伏。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呱呱墜地,到新世紀以后的迅猛發展,再到國際“雙反”時期的步履維艱,光伏產業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其他行業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歷經的坎坷歷程。[詳情]
近年來,在綠色、環保、節能的大環境下,中國逐漸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并帶動鋰電池產業的發展。全球主要企業順應趨勢潮流,紛紛加快在中國布局的腳步。[詳情]
2016年第一季度接近尾聲,各大城市紛紛出臺規劃政策,鼓勵新能源技術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