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發布《2018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公示》,共有99個示范項目上榜,上榜企業中僅有兩家動力電池企業,其中微宏動力申報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數字化車間試點示范”成功入圍。[詳情]
太鋼不銹冷連軋機組突破傳統單工序生產方式的限制,首次將五機架連軋機、超長連續退火線、超長酸洗線、在線平整、在線拉矯、在線切邊等六大工藝高度集成在一條機組,[詳情]
這是大生集團公司“數字化紡紗車間”項目繼獲得省級、市級智能示范項目之后的一個重大升級。本次獲獎的90多家企業中,全國紡織企業入選的僅有2家[詳情]
雅戈爾斥資一億元改建的這座智能工廠,總面積1萬平方米,于今年4月底改造完成,專門用于生產市場售價在6800元以上的高級定制西服套裝。[詳情]
2017年,華域視覺武漢生產基地啟動智慧工廠項目,引入了海康威視智能倉儲及廠內物流解決方案,使用海康威視智能倉儲機器人近百臺,實現覆蓋全廠的物流自動化搬運。日前,本刊記者走訪了華域視覺武漢生產基地,充分了解其智慧工廠項目的建設背景、解決方案和實施效果,以為廣大制造企業智慧物流系統升級提供一定的借鑒。[詳情]
“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確立的主攻方向,是落實我國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紡織制造邁向中高端、加快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紡織強國建設的必然選擇。”[詳情]
建立高效及數字化的決策管理體系,保障決策的科學性及及時性,基礎工作信息化,業務更加智能化。實現飛鶴“更適合中國寶寶體系的奶粉”的責任和承諾,飛鶴在克東地區新建一座智能工廠,并對甘南工廠、龍江工廠、克東工廠進行智能自動化建設。[詳情]
在對客戶生產流程、數據流程進行梳理后,天圳認為客戶生產核心的數據關注點主要包括:過程參數記錄;設備采集參數記錄;各生產工藝環節工單執行情況比如工藝信息、BOM信息、上料記錄、品質結果確認以及對電芯-模組-PACK組裝等進行全生產過程數據管理。實現對線邊庫存、物料查詢、派發、退返、預警等功能。[詳情]
歷經層層篩選,舍弗勒太倉制造基地的“離合器和傳動技術產品生產車間”及“變速箱和傳動技術產品生產車間”,近日獲評“2018年蘇州市示范智能車間”。此次評選由蘇州市經信委和江蘇省級專家聯合評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舍弗勒智能車間在設備自動化和聯網比例上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詳情]
中國汽車產業持續快速增長,到2017年,已連續8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中國汽車工業成為世界汽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市場需求巨大。[詳情]
通過智能機床、數控加工中心、集成智能檢測與分析裝備等智能裝備的投入,長飛公司的光纖制造過程實現了從配方控制到自適應智能控制的升級;自動物流、倉儲系統及制造執行系統(MES)的高度融合,公司實現了物流體系的智能化;[詳情]
該國產化汽車零部件智能生產線項目在工信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面向汽車關鍵零部件加工的自動化生產線控制系統及工業機器人示范應用”支持下,瞄準東風楚凱公司企業需求,用戶、國產機床制造企業、數控系統和科研院所聯合攻關、協同創新,首次以國產機床、國產系統、國產機器人為核心的全國產化智能加工生產線,讓中國汽車真正擁有“國產”的身份。推動國產裝備、國產數控系統和機器人等對汽車關鍵零部件工藝技術成套性的全面提升。[詳情]
近年來,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紛至踏來,推動著傳統產業產生無數的創新和變革。與其它傳統制造企業一樣,新宏泰電器只有實現智能制造的轉型和創新,才能從容應對工業4.0帶來的挑戰與機遇。[詳情]
中德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是航天電器實施智能制造的示范項目之一。近年來,航天電器以智能制造為抓手,促進“大數據+工業”深度融合發展,每年投入年收入的8%用于研發。[詳情]
利用超級計算機遠超人類的強大計算能力輔助產品研發,已經成為世界眾多頂級制造企業的共同選擇。格力電器是中國最早一批在產品研發環節采用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計算機輔助工程)的家電制造企業之一。[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