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城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于去年年底順利完成了事權上收,這標志著我國環境監測領域事權上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詳情]
農工黨中央提交的建議認為,PPP模式的推進,極大地提升了環保產業市場化程度,拓寬了環保產業發展空間。然而,在項目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詳情]
伴隨著《政府工作報告》的出爐,2017年各領域任務部署完成。作為歷年來“兩會”的熱門主題,環保話題再次引爆市場:“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等表述不僅體現環保發展戰略進一步升級,也預示了未來資本市場上環保產業將涌現巨大的投資機遇。[詳情]
近日,北京市農業環境監測站北京市種植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招標采購了一批價值2988.961 萬元的儀器設備,主要用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管理、綠色食品認證及管理、農業環境監測、農產品監督檢驗、農業污染處理、農業環保視乎研究推廣等等。[詳情]
新年伊始,環保上市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水源”)動作頻頻,除了中標大單外,碧水源還試水PPP資產證券化,讓業界頗為羨慕。 [詳情]
現階段,國內PPP已呈現出國企、央企主導的顯著特點,民企有限參與,外資基本缺席。[詳情]
新的一年對于水務企業而言,智慧數字技術和物聯網(IoT)設備的出現提高了供排水系統的韌性、簡化了操作流程。[詳情]
近日,MarketsandMarkets發布了全球環境監測市場最新發展報告。據報告稱,到2021年,全球環境監測市場將達到195.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保持7.7%。[詳情]
1月15日,由中國環境報社主辦的2016年國內國際雙十大環境新聞發布暨中國環保產業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詳情]
隨著2016年的圓滿收官,人們對2017年環保行業發展的期待也日漸強烈。今年,是否還會繼續延續去年的綠色創新低碳發展熱潮呢?是否環保領域還會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今天,請隨小編一同預測一下2017年環保圈即將迎來的四大發展。[詳情]
海量的環境數據也給傳統數據平臺帶來巨大挑戰。清華大學軟件學院大數據中心總工程師王晨指出,“十三五”期間,環保數據量還將呈爆發式增長,這給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的擴展性和高可用性帶來挑戰。[詳情]
歷經3年多時間,易稿50余次后,“土十條”終于由”幕后“走到了”臺前“,應對環保“三大戰役”的最后一部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終于落地。[詳情]
水務管理人員坐在微機前,輕點鼠標,自動生成的催費和停水信息就會發送到用戶的手機里,小區泵站運行狀態和數據就“現場直播”在電子大屏幕上……10月18日,在沈陽水務集團于洪營業分公司水務管理中心控制室了解到,以于洪水務為試點,沈陽水務在全國率先建立起水務管理數字化智能平臺。[詳情]
9月5日早盤,污水處理板塊表現搶眼,截止發稿,瀚藍環境漲逾5%,東方園林、天翔環境漲逾4%,博世科、國禎環保、國中水務等個股紛紛走強。[詳情]
自2009年智慧城市概念興起至今,我國已有400多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年投資額保持在15%以上,而智慧城市多個領域尚處于探索與試點階段,市場潛力還未充分釋放,全國萬億市場格局值得期待。[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