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靈州—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該工程將來自寧夏的電能送至浙江,浙江“兩交兩直”特高壓骨干網架初見端倪,浙江也從缺電大省實現了電力供需平衡,特高壓在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詳情]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只有606萬千瓦。對比《規劃》,很容易推斷出“十三五”期間,需要每年實現約1000萬千瓦的分布式裝機。[詳情]
隨著深度學習、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安防行業正在從傳統的被動防御向提前預判的方向發展,有人說2016年是安防行業的智能元年。對于智能安防的定義見仁見智,小編不再贅述。對于安防行業人士來說,或許了解智能化對于安防行業的意義更為重要。[詳情]
過去兩年間,增強現實(AR)的火爆程度一度超過虛擬現實(VR),眾多研究機構認為AR未來的潛力市場將遠遠超過VR市場。一個重要的原因是,AR不僅僅適用于游戲、娛樂、教育等領域,還將在體量龐大的工業領域發揮一技之長。[詳情]
根據IFR最新報告指出,在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2015年銷售量約6.9萬臺,至2016年的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可望成長至9萬臺,年增率將達約30.4%。[詳情]
諾貝爾獎得主RidSmalley逝世前曾列出了人類未來50年所面臨的十大挑戰問題。首先是能源,第二是水,第三是食品,第四是環境,第五是貧窮,第六是恐怖主義,第七是戰爭,第八是疾病,第九是教育,最后是民主與人口。[詳情]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風電呈現爆發式增長,累計凈增裝機近1億千瓦,其在促進能源結構優化的同時,也帶動風電裝備制造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十三五”期間,如何提升設備質量與可靠性成了未來風電發展的核電任務之一。[詳情]
當前數據產業發展已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突出表現在:政府數據開放度低,數據流通不暢;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凸顯;數據標準化程度低,數據孤島和碎片化導致數據商業價值不高;數據平臺建設定位不清;技術創新與支撐能力不足;大數據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詳情]
物聯網(IOT)、智能硬件、汽車電子、工業4.0等給傳感器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在23日結束的“第三屆全球傳感器高峰論壇暨中國物聯網應用峰會”上,傳感器如何成為“風口”上的“鷹”而不是“豬”,成為諸多參會專家熱議和關注的焦點。[詳情]
當前,隨著前沿技術的發展,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智能硬件產品,其中,又以智能健康硬件產品最甚,比如智能手環、智能秤、智能血糖儀等等。但是,這些打著“健康”名義的產品真的做到了所謂的促進健康嗎?[詳情]
《2016年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創新趨勢報告》最后兩篇的研究范圍主要為全球范圍內醫療健康領域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納入本報告統計范圍的初創公司共74個。[詳情]
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指出,基于智能裝備、智慧工廠等先進制造技術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精準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電子商務等模式,目前正在重塑產業價值鏈體系。[詳情]
繼美的庫卡收購案后,中國本土企業吞并歐系機器人品牌的戲碼或將再度上演。[詳情]
當今,物聯網(IoT)已對所有行業產生了影響,而且有望到2020年成為一個1.7萬億美元的市場。IoT領域建立在云計算以及由移動、虛擬和即時連接搭建的數據采集傳感器網絡的基礎之上。 [詳情]
9月20日,2016中國安防行業高峰論壇暨品牌盛會在杭州濱江銀泰喜來登大酒店隆重舉行。盛會上的兩場由安防大咖參與的高峰論壇尤為令人矚目,為眾多安防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靈感和創新思路[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