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再提“新質生產力”,東風Honda推動品牌實現高質量發展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正式召開。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一年。其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汽車行業將以“新質生產力”為關鍵詞,聚焦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成為了首要任務。[詳情]
近日,隨著一輛全新長軸距E級車駛下生產線,北京奔馳整車累計產量突破500萬輛大關。去年四季度,該車型搭載的M254發動機榮載“第五百萬臺發動機”之譽下線?;诖?,北京奔馳正式邁入整車與發動機產量“雙500萬”新時代。[詳情]
三雄極光作為國內最早進入綠色照明技術領域的企業之一,積極擁抱雙碳戰略,推進智能照明解決方案場景應用賦能千行百業,恪守高標準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于照明行業唯一獲得2023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獎,為推動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上交了一份高分答卷![詳情]
張天任建議,銜接已有碳減排政策,加強碳市場建設。以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切入點,將控碳減碳作為科學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全面立法。[詳情]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帶來關于構建“雙碳”目標下“差異達峰,協同中和”治理體系的建議
袁亮院士表示,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國“雙碳”高質量發展既要保障能源安全,又要支撐新發展格局。實現“雙碳”目標要從能源、產業、經濟、社會多端口協同發力,處理好整體和局部、長期和短期、發展和減排之間的關系。[詳情]
沈南鵬高度關注并強調了綠色低碳科技革命的關鍵作用。他認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驅動力在于科技創新,應重點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和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尤其聚焦于綠色能源、綠色工業和綠色消費三大關鍵環節,推動我國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詳情]
用數字化配電方案推動新型工業化,ABB賦能盛元化纖打造智慧化纖工廠
ABB提供從設備層到邊緣控制層的全套配電解決方案,確保配電連續性,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通過數字化技術集成電力監控、能源管理和資產健康管理功能,用數據價值賦能化纖行業的生產運營。ABB能源管理技術支持傳統和高能耗行業低碳發展。[詳情]
中國新能源企業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國“雙碳”之路,要怎么走?
能源轉型是人類文明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驅動力,從《巴黎協定》到《阿聯酋共識》,新能源革命受到全球矚目的同時,也成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所在。[詳情]
全國政協委員楊長利:建議將核電納入我國綠色電力體系,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長利聯合其他13位全國政協委員向大會提交《關于將核電納入我國綠色電力體系的提案》。[詳情]
全國政協委員李書福:夯實碳市場基礎,推動汽車產業實現“雙碳”目標
李書福認為,國內外碳相關的政策體制以及碳市場建設進展,不僅阻礙了國內汽車行業提前實現“雙碳”目標的步伐,更制約了我國汽車產品走向國際化的進程。為維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同時滿足國際碳排政策要求,加快建設全國碳市場,出臺碳管理相關機制及政策以及規范碳管理數字化平臺,刻不容緩。[詳情]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和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長張要波介紹《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詳情]
全國人大代表張春生: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目前張春生最關注的,還是石化等傳統產業的提質增效和綠色轉型。結合所處行業和企業發展情況,通過一年來的深入調研,張春生準備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進一步細化明確“兩高”項目劃分標準。[詳情]
近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聯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等國家八部委,公布了63家2023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名單。徐礦集團成功入選2023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成為江蘇省兩家入圍企業之一。徐礦集團高質量綠色轉型實踐入編《中國工業碳達峰優秀企業典型經驗匯編》,并入選《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導實踐案例》。[詳情]
近日,2024年度廣東省平臺基地及科技基礎條件建設、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設擬立項目清單通過公示,廣汽集團獲批建設廣東省汽車清潔動力與能源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這是繼2023年廣東省汽車電子電氣架構企業重點實驗室獲批之后,又一創新平臺落戶廣汽![詳情]
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一環,是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手段。我國大力推進“雙碳”工作,將為各國帶來巨大的綠色投資和綠色貿易機會,支持其他國家實現低碳發展和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為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