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供應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國家高度重視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供應工作。其中,蔬菜是我國種植業中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由于我國人口眾多,蔬菜消費量居全球首位。[詳情]
轉眼間已經十一月了,相信不少讀者已經和小編一樣,期待著用十月的工資在雙十一的時候好好的消費一把,同時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與物質需求。而每年雙十一,零食的銷售份額一直很客觀,毫不夸張的說,雙十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屬于吃貨的季節了[詳情]
近年來,伴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招工難和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傳統手工制作茶葉的生產模式難以滿足茶業發展需求。因此,茶葉通過機械加工可以提高茶葉附加值,減少用工成本,并且精深加工還能夠實現茶葉資源綜合利用、促進茶產業轉型升級等。目前,許多地方大力發展茶葉加工業,并且加快轉型升級,改變傳統茶葉手工加工模式,積極引進自動化茶葉生產線。[詳情]
致力于為創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續創新的全球技術型企業珀金埃爾默,日前推出LactoScope? FT-B乳品成份分析儀。該產品可對脂肪含量低于40%的乳清、原料乳、脫脂牛奶、耐貯存的牛奶和奶油等液態乳制品進行快速、精確的全譜成份分析及摻雜物檢測。[詳情]
食品安全與人們健康休戚相關,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如何堵住后廚餐食加工安全漏洞,建立健全安全監管體系,如何提升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能力,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現如今,許多地方解決推動明廚亮灶、陽光廚房建設,通過互聯網智能監控系統,隨時監控清洗、切配、洗刷消毒等后廚餐食加工操作重點環節,更好地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詳情]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斤實現后,袁隆平又提出兩個高產“小目標”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前一天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的具體情況。在發布會上,“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提出了自己短期內的兩個高產“小目標”[詳情]
俄農業投資者網站10月27日報道,俄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食品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6%,而今年前9個月該指標上漲3.3%。其中水果價格下降5.6%,蔬菜價格下降5.5%,糖、果醬、蜂蜜、巧克力和糖果的價格上漲1.6%,油脂上漲1%,魚和海鮮上漲0.4 %,乳制品、奶酪和雞蛋價格上漲0.2%、烘焙產品和米類食品上漲0.3%。俄羅斯肉類和肉制品的平均價格沒有變化。[詳情]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的生活方式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在關系大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方面,人們的追求也不再停留于溫飽層面,吃得飽逐漸變成了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詳情]
說道讓人又愛又恨的美食,奶茶或許會被不少人提到。對于不少年輕人來說,冰奶茶可以給夏天送去清爽,熱奶茶可以給冬天帶去溫暖,而在辦公室,一起點奶茶似乎也成為了他們交際的一種習慣。而就是這樣一款熱門的甜品,卻一直被詬病,不少老一輩認為奶茶毀了當代年輕人的健康。[詳情]
中秋節佳節將至,與往年月餅市場不同的是,今年月餅市場上增添了一款新秀品種——人造植物肉月餅[詳情]
物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98.0萬億元,同比增長5.9%。在“互聯網+”、“工業4.0”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物流業供應鏈也迎來了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改造的新契機。[詳情]
堅持信息化道路,樹立中國肉類品牌,雙匯發展不斷升級完善產業鏈,從養殖、生產、銷售環節,以技術創新手段提高產品附加值,給中國肉類加工史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未來的雙匯,將引領肉類產業邁上新階梯。[詳情]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酒、飲料技術及設備展覽會(CBB 2020)于10月1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ABB電氣始終關注食品飲料行業的智能制造、食品安全與衛生、能效管理、可持續發展等主題,此次亮相CBB,展示了其先進的數字化電氣控制和能效管理技術,可幫助客戶應對食品飲料安全、健康和綠色可持續發展這三大挑戰。[詳情]
自1987年創立到現在,娃哈哈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個年頭,而她的發展過程也是一個從工業自動化到智能化、不斷進行自我革新的過程。從最早整線引進國外先進生產線,到后來引進單機自己集成自動化生產線,再到現在有能力自行設計規劃智能工廠,通過這樣“三步走”的戰略,娃哈哈初步實現了從自動化向智能化的轉型升級。[詳情]
對于預包裝食品而言,食品標簽非常重要。隨著食品企業對食品標簽的重視度提升,貼標設備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