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研究生畢業后進入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便開始從事化學仿制藥審評工作。2004年2月公派赴日本國家藥品藥檢所學成歸來,首篇文章發表于《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5年第7期[1]。2006年下半年,華海藥業研發人員看到此文后來信交流“如何通過測得原研制劑多條特征溶出曲線大幅提升生物等效性(BE)試驗成功率”等溶出問題。2007年10月,本人踏上去浙江臺州的火車(到寧波)+長途汽車(3小時)。在該公司耳濡目染的場景和細節,讓我終于看到祖國制藥產業的希望和曙光[2],而當時,本人已跑遍滬上所有化學藥企業,均未能看到那種萌芽跡象。[詳情]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掛出專利審查結果通知:專利權人諾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諾華”)的發明創造《含有纈沙坦和NEP抑制劑的藥物組合物》“宣告專利全部無效”。[詳情]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力推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等均被大力關注。城市建設,交通先行,智慧交通已成為重要的經濟發展推動力,更加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智慧城市建設大潮中智慧交通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詳情]
Trinckle將PROTIQ的全數字3D打印業務模式變成現實
總部位于柏林的 trinckle為3D打印提供設計自動化-專注于產品定制。對于PROTIQ市場,該公司開發了一個基于互聯網的電感器配置器,使客戶能夠在一個完全數字化的過程中配置和訂購定制的銅電感器[詳情]
之前在大家眼里未來機器人是要拯救地球的,外形要高大威猛,類似擎天柱;如今,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機器人卻是會做飯,掃地等,大家幻想的科幻機器人,怎么就成為了消費級機器人?[詳情]
你能想象到我們吃的餃子,可能是在“無人工廠”里做出來的嗎?[詳情]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近日表示,我國將加快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與云平臺建設,支撐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詳情]
云,是一種目前常見的技術,我們在生活中也時刻享受著云的服務。就如同我們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機一樣,每家品牌的手機都有自己的云端,可以讓用戶把自己的資料、照片、APP都上傳,防止丟失。[詳情]
2018年工業機器人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年均增速將超30%
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研究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大體可分為4個階段,即理論研究階段、樣機研發階段、示范應用階段和初步產業化階段。[詳情]
1月9日,乘聯會發布全國乘用車市場2017年整體銷售情況,新能源汽車成為最為搶眼的板塊——2017年12月單月銷量突破10萬輛大關。[詳情]
1月8日消息,作為未來新戰略的一部分,起亞計劃在2021年前正式推出4級別的特定條件自動駕駛汽車,開啟城市路測,在2025年前推出16款電動汽車。[詳情]
1月9日報道,作為當前全球數得上名次的芯片公司之一,英偉達與美國第一大叫車平臺“Uber”,德國車企巨擘“大眾” 以及搜索引擎巨頭“百度”展開合作,將全線進軍無人駕駛領域。[詳情]
一汽大眾佛山工廠幾年前投產以來,一直被整個行業爭相追捧。耗資130億元、占地100萬平方米、國際領先的MQB平臺、神車高七和奧迪A3的誕生地……[詳情]
近日消息,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近日發布報告,今年國產工業機器人應用范圍持續增加,已服務于國民經濟37個行業大類、102個行業中類。這表明機器人正深度融入制造業。[詳情]
云計算的大火在當下已毋庸置疑,云服務的市場正蓬勃發展,但相對技術的快速革新,這個進度算不上快,究其原因,主要可能是因為以下一些障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