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開發設計了一個可以打印機器人的1D打印機,它可將鋁線彎曲成特定形狀,以基礎馬達驅動,創造出新的機器人。由于機器人主體構造為鋁,所以可以被回收利用,以便重復制造各種各樣不同的機器人。 [詳情]
整個2016年,機器人經歷了從概念爆發、資本追逐、巨頭進入的過程。在去年年初“人機大戰”、波士頓動力機器人等一系列熱門事件的影響下,業界引發了一場有關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全民熱議。[詳情]
日前,阿根廷Tucumán醫院CentrodeSalud的一組醫生將3D打印氣管植入一名因呼吸治療而存在嚴重氣管問題的腹膜炎患者身上,這使她恢復基本的說話、進食和正常呼吸功能。阿根廷醫生希望3D打印氣管手術有助于改善其他人的生活。 [詳情]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10日報道,不過格羅方德半導體公司2月10日宣布要在中國啟動100億美元的項目,這表明高端制造業重心仍在轉向太平洋另一側。[詳情]
植保無人機的到來讓情況變得樂觀,一架無人機一天可以防治300畝面積,現在有50架無人機在作業。預計可以保住70-80%的產量。 [詳情]
在泰國農業大學建筑系有一個新的Ultimaker 3D打印機的農場。有了它,學生現在可以快速實現所設計的的概念的可視化。 [詳情]
在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類部分職業的討論越來越多時,也許你也擔心過自己是不是會失業,現在有一個網站可查詢你的職業被機器人取代的機率。 [詳情]
近日,上海長征醫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全頸椎3D打印人工椎體置換手術。據了解,醫學界里還未曾有過如此超常的全頸椎椎體置換手術。手術面臨著很大的風險,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意外。 [詳情]
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近期聯合印發《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石墨烯產業。[詳情]
增大機器人連桿件的阻尼是改善機器人動態特性的有效方法。目前有許多方法用來增加結構件材料的阻尼,其中最適合機器人采用的一種方法是用粘彈性大阻尼材料對原構件進行約束層阻尼處理。 [詳情]
《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印發。石化和化工行業是我國傳統大行業,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工業經濟中占有很大比重,是中國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提出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我國從化工大國轉向化工強國。 [詳情]
隨著城市的超常發展,交通管理、交通擁擠、交通事故救援、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問題已經成為急需破解的難題。交通系統作為城市正常運行的保障,越來越需要通過互聯網思維來改進其運行方式。“互聯網+交通”是利用互聯網技術,解決城市交通“痛點”的最佳途徑。 [詳情]
一直以來,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備受關注。霧霾鎖城,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望應用清潔能源,還原一片藍天,呼吸清潔空氣。清潔能源消納,迫在眉睫。[詳情]
《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獲悉,為進一步推進“中國制造2025”戰略落地,工信部將在2017年修訂和完善“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導地方差異化發展和重點領域生產力合理布局。[詳情]
賽默飛世爾科技應用開發中心隸屬于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主要承擔大型化學分析儀器的樣品分析、方法開發、客戶參觀等任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