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信息戰的領軍者,任何有助于取得信息優勢的技術美軍都會予以嘗試,而信息科技領域盛行的人造顯示技術自然不會被其忽視。美軍近日成功研發了一款運用了AR技術的新設備,名為“戰術增強現實”(TAR)的2.5cm*2.5cm的鏡片式裝置。[詳情]
為VR內容開發而量身打造高性能硬件的廠商不在少數,英偉達在這之中顯得尤為突出。它們在今年2月份發布的Quadro系列顯卡,正是為了工程師、設計師能夠深挖虛擬現實和深度學習技術的產品,而GTC大會上展示的多用戶VR系統,則通過堆砌Quadro P6000讓一臺PC實現了物理空間的共享。[詳情]
R/AR Insights Consortium的研究表明,雖然VR市場還十分年輕,但其用戶總數即將達到4400萬。這些用戶將包括已經擁有VR設備的消費者和有打算進行購買的觀望群體。VR/AR Insights Consortium的研究結果是根據調查生成的。[詳情]
2017臺北國際電腦展開幕主題演講,英特爾副總裁暨客戶運算事業群總經理Gregory Bryant闡述了酷睿 i9處理器、虛擬現實、5G、筆記本電腦等新科技和產品。其中市場最火的VR,被英特爾視為重要的延伸應用。[詳情]
以色列初創公司Deep Optics將在增強現實國際展上演示其最新的可調焦透鏡技術。通過啟用真正的動態焦平面,AR或VR透鏡將轉變成一套自動聚焦系統。[詳情]
Facebook 最終還是跟著 Snapchat 跑進了增強現實,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模仿 Snapchat。但扎克伯格一點都不在乎別人怎么說,他堅信,Facebook 將推動 AR 的發展。[詳情]
虛擬現實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胡春民表示,今年,隨著產品促銷、內容豐富等因素,虛擬現實市場銷量將有更大的增長。據預測2020年,中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詳情]
2016年被視為“VR元年”,VR(虛擬現實)成為創投圈的熱潮概念,大量頭顯設備隨之出現。[詳情]
GE兩年前在威斯康星州Waukesha開設的先進制造與工程中心正在幫助世界各地的70家GE工廠掌握3D打印、增強現實和機器人技術,這些都是公司的制造計劃。[詳情]
VR技術最早在20世紀中期由美國VPL探索公司和它的創始人提出這一概念,后來美國宇航局(NASA)的艾姆斯空間中心利用流行的液晶顯示電視和其它設備,開始研制低成本的虛擬現實系統,推動了該技術硬件的進步。[詳情]
近日,由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指導的虛擬現實產業聯盟投資促進委員會正式成立,并發布了《2017中國VR產業投融資白皮書》。[詳情]
在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裝置、內容,以及消費者認知等多方因素共同促進下,預計2017年西歐地區包括硬件、軟件與服務在內的整體VR與AR市場規模可望大幅年增131%,達25億美元。未來幾年規模還會持續大幅成長,2020年達257億美元,合計2015~2020年市場規模年復合成長率(CAGR)為210%。[詳情]
《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亞馬遜希望進入銷售包括家具、家電、日雜在內的食品零售業務。該公司目前正考慮推出多種零售店,但由于未找出開店模式,亞馬遜零售店業務的進展仍非常緩慢。[詳情]
當前,智能硬件已經成為信息通信行業的發展熱點,從產品、應用到服務都蘊含巨大的發展空間,并將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全面智能化變革。[詳情]
在本周的Xtecher智能硬件深圳私享會上,來自北極光創投的高級投資經理張黎,就智能硬件的下半場暢想發表了演說。[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