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計算平臺從來都不是直線變化,而是一浪接著一浪。PC、互聯網和移動設備是前3個浪潮,而且一個比一個更快、更大、更具顛覆性。現在第四波數字化浪潮即VR、AR、MR正向我們涌來,所以讓我們融入其中吧。[詳情]
近日,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移動業務集團聯席總裁陳旭東在接受搜狐科技專訪時表示,AR/VR以機器人可能需要三五年的技術積累,才能真正進入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目前進入到游戲發燒友一族比較多。實際上這并不新鮮,其實在很多行業早已應用了,比如像航空公司,大量訓練駕駛員都是用VR。[詳情]
無人機巨頭企業大疆被頻頻曝出出現墜機事件,不免讓人對大疆產品的質量和無人機的安全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詳情]
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能夠重新構造及定義出新的生活理念。GfK選出了將在近期內對人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十項科技發展,我們相信這些技術在未來會極大地影響品牌廠商,商業模式及“Connected Consumers”,推動物聯網時代的進一步開啟。[詳情]
VR在今 年可以說是太火了,火到了什么程度?可以說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硬件公司,哪怕是文化公司,如果你說我跟VR沒有任何關系,沒有一個VR的戰略,你都不好 意思出來混,都不好意思說我已經跟上了時代的潮流![詳情]
大疆傳播總監談小米與 gopro:一個是 OEM 一個是攝像頭
雖然自2016年以來,無人機至少在媒體方面的熱度已經較去年有所降溫,但其銷量卻在持續增長。據深圳海關統計,2015年僅深圳口無人機就達30.9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猛增7.2倍,而2016年4月份,僅深圳市出口無人機就達5.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3倍。[詳情]
人工智能(AI)是科技行業的下一個重大領域,在大數據和物聯網的發展下,IBM、谷歌、Facebook等國際科技巨頭均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開發重點。[詳情]
以虛擬現實為例,看似火熱,但一個廠家一年賣能出2萬臺產品就算很不錯的市場規模了。而這個銷量,還不足以讓廠商能有動力去布局產業的上下 游,或進行高投入研發。[詳情]
兩年過去了,當回過頭觀察眾籌這個行業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判斷太片面了——并不僅僅是眾籌已死,有可能是整個智能硬件行業集體踏空,而眾籌已死只是其中一個支線情節而已。[詳情]
VR的火熱讓業界迫不及待地為2016年貼上了“VR元年”的標簽,這不禁要人遙想起7年前的“3D電視元年”——同樣的熱門關注、同樣的各大企業紛紛涉足。然而時過境遷,3D電視卻悄然淡出了公眾的視野,歷數其邊緣化的過程,不知能否為VR提供前車之鑒?[詳情]
索尼這家神奇的公司,被“破產”已然成梗。畢竟手機賣不過三星,電腦賣不過蘋果。想當年人手一個索尼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好在CEO平井一夫大刀闊斧的改革,才為索尼帶來希望。最近平井一夫忙上了一個新項目--MESH![詳情]
華碩公司的多元化戰略一直是硬件廠商中發展的最好的,現在他們也把目標瞄向了新市場,臺北電腦展上華碩推出了Zenbo智能機器人,未來還會推出移動VR、AR產品,前景廣闊的IoT物聯網市場正在招手。[詳情]
2014年以來,臉書、蘋果、三星、索尼等國際科技巨頭公司,紛紛在虛擬現實領域進行了投資與研發。2014年3月,臉書以2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以制造虛擬現實設備見長的一家公司,助推了虛擬現實熱度升溫。[詳情]
近日,HTC 發出了一份中國VR狀況調查問卷,,針對中國用戶在VR(虛擬現實)的產品認知、購買意愿、內容偏好等方面展開調研。交叉比對各項數據后,推出一系列“數說VR”資訊圖文,勾畫出了VR市場大圖像。[詳情]
從諾基亞公布的信息來看,健康智能設備業務部門的主要業務員由Withings以及諾基亞針對該業務研究的部門人員組成。而這一新組成的部門主要的技術由Withings團隊協助,Withings在此之前以智能手表作為主要產品。[詳情]